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开篇聚焦海南这个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万平方公里的辽阔,

还是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

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

冲上云霄,

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

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

春节期间,央视1套和9套播出了纪录片《航拍中国·海南》,让观众惊奇于空中海南的美丽。海南的第一季的拍摄历时一年,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积累了大量珍贵的4k空中影像。

央视《航拍中国》第一季

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

琼州海峡

这是一条30公里宽的海峡。海南岛本来是内陆的一部分,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

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这片面积仅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40多座火山。

马鞍岭火山

马鞍岭火山是其中的明星,它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如今,植被已经把火山层层覆盖,人们在这里建造了公园,沿着火山缺口处的步行通道,可以一直走到69米深的底部。

海口市南港码头

轮渡是往返于内陆和海南岛之间的班车,只需要50分钟就能横渡琼州海峡。这是一艘载重量超过吨的轮船,除了汽车和旅客,船舱之中还有一列跟随它渡海的火车。跨海前,火车被拆分开装入船舱。轮渡靠岸后,首先完成铁轨的对接,接着列车车厢被拉出船舱,重新组接成完整的火车。

海口市

海口是海南岛离内陆最近的城市,90%的进出岛货物都在海口中转。

海口市海口港

全岛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从这里入海,“海口”因此得名。

海口市骑楼老街

在海口,有一条盛极一时的骑楼商业街。一口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做“骑楼”。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

儋州市兵马角灯塔

即便是最靠近陆地的地方,海洋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北部是海南岛最凶险的海岸线之一,灯塔成为航海人最愿意看到的老朋友。

临高县临高角灯塔

这是海南灯塔中最年长,相貌也最出众的一座,它守望临高角已经多年,红白条纹是它最明显的标识。

文昌市木兰头灯塔

木兰头灯塔守卫着一片危险的水域。因为水流速度极快,不少船只在这里遇险。破损的木板被冲到海岸上堆积起来这片水域被称为“木烂头”,后来人们将其改名为“米兰头”,期望海难不再发生。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这座74米高的亚洲第一灯塔,它如同茫茫大海中的路牌,为远道而来的船只指引方向。

文昌市东郊椰林

在海南岛东部,有一条绵延15公里的椰海长廊,万棵椰树,演绎了极致的椰岛风情。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这片树林聚集了不同品种的红树科植物。它们或许是自然界最名不副实的树木,明明是绿色,却叫做红树林。其实,这些树木富含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特殊成分,树干或树枝断裂以后,便会氧化成红色。

东方市英潮港

红树林还有一批忠实的拥护者。每天落潮后,鸭子们便浩浩荡荡涌向红树林旁的滩涂。

儋州市光村镇

大海在每一次涨落之间将大自然的礼物馈赠给海边的人们。落潮时分,到海滩上就可以捡拾最新鲜的海产。潮水退得越远,留给赶海人的沙滩就越多。熟悉地形的渔民甚至可以下到数百米外的海滩上采贝。以海为田,靠海吃饭,他们就这样过了数千年的赶海时光。

琼海市博鳌镇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博鳌,正是鱼多鱼肥的意思。2年,第一届亚洲论坛在博鳌举行,亚洲各国的政要、商人和学者齐聚于此。

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之后这里被确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博鳌一夜成名的传奇至今为人乐道。从渔村一步跨入现代城市,海南的许多地方都经历了急速的升级换代。

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

新村港是疍家人世代居住的港湾,疍家人是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统称。数千年来,他们靠海为生,以船为家,从不上岸生活。这一个个木质方格,当地人称为鱼排,鱼排之下是养殖海产的网箱。

陵水黎族自治县南湾半岛

疍家人的邻居,住在不远处的半岛上。眼前这座山,就是猕猴的乐园。南湾半岛生活着上千只猕猴,它们分成24个群落,每群猴子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地。

东方市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

为适应环境而进化,这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海南的坡鹿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们拥有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坡鹿奔跑迅速,还特别善于跳跃,一米多高的乔木灌丛都能轻松的一跃而过。

三亚市蜈支洲岛

往南飞行,逐渐靠近海面上的一座海岛,热带岛屿的风情扑面而来,向往蜈支洲岛的人们很多是潜水爱好者。这是拥有极为透澈的海域,海水的能见度有时能达到20多米。初学者经过培训之后,下潜到十几米的深处,海底的世界便一览无余。见风使舵是帆船运动的关键,海上的风,隔二三十米就迥然不同。

陵水黎族自治县香水湾

有人喜欢风力条件上乘的岸边环境,有人愿意纵向深海以躲避大浪。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迸发出享受海洋的新灵感。玩海的方法层出不穷,海面之上可以随心所欲的绘画。辽阔的海没有束缚,玩家们可以体验最快的速度,人们以不同姿势投入海水柔软的怀抱。

三亚市南山海上观音

一些前往三亚的航班,在降落前会在这里绕行。米高的海上观音,是全球最大的观音像。在环绕飞行之后,飞机将停在往东23公里的凤凰国际机场。

三亚市

三亚市是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在古代,它是贬谪官员、流放囚犯的荒凉之地。千年后,人们看到它炽手可热的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重塑了人们对边远之地的浪漫想象。今天,三亚已经被打造成中国顶级的度假天堂。俯瞰三亚,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快与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同一片土地上,另一群人却慢得出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享受假期,只为了寻得片刻宁静。这就是属于三亚的双城记。

离开现代都市,进入中部山区,除了蓝天碧海,海南还有另外的色彩。寻找第一批拓荒者的足迹,前往南渡江,参加一场夏日盛会。来到东部,看万泉河如何滋养一片生命的乐土。海南的中部,分布着大片山脉,他们占据着岛屿四分之一的土地。

五指山

苍茫的山林正在向我们靠近,这是一片由次生林和人工林组成的森林海洋。

尖峰岭

寻找真正的原始森林,可以前往尖峰岭。这里保存这中国为数不多的原始热带雨林。凶险的地形,阻隔了热切的探索,中部山区的有些山峰,一百多年来很少有人踏足。与世隔绝未尝不是好事,这让大自然能以自己的节奏繁衍生息。

东方市白查村

山林深处,生活着海南岛的第一批拓荒者,数千年前,黎族先民乘船渡海而来。据说在海南上岸后,他们把船反过之后一扣,底下用四根柱子支撑起来就成了船型屋。传说寄语的是美好想象,船型屋更像是黎族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屋顶边缘尽可能向外探出,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十分适合海南炎热多雨的天气。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

采槟榔是黎族人擅长的高超技艺,人们常说,黎族的阿哥爬树比猴快,爬的就是槟榔树。槟榔树一般十几米高,最高的可以达到30米。为了采槟榔爬这么高的树,看来人们真的很喜欢槟榔。

五指山市牙胡梯田

黎族人原先以采集、狩猎为生,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学会了精耕细作。牙胡梯田见证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海南气候湿热,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节,正是端午前后。

澄迈县

赛龙舟算得上此时海南岛最热闹的水上盛会,澄迈当地参赛的龙舟手大多是渔民,他们将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赛龙舟不是花哨的表演,速度是它的最大看点,最快的龙舟,每秒可以前进4米。想要取胜,龙舟手的动作必须整齐,只有当两侧的划桨同时用力,龙舟才能保持直线前进。

昌化江

中国的海岛超过个,但具备居住条件的海岛,不到个,因为缺乏淡水,大多数海岛无法居住,海南岛的幸运在于,它拥有充足的淡水水系。

万泉河

从中部山区发源的四条大河,分别流向岛屿的四个方向,其中,万泉河在海南东部,冲积出一片片沃土,造就了海南最大的粮仓,上天并非总是眷顾这里,偶尔它也会发发脾气,因为处于台风走廊的入口,海南东部一年要接受台风两三次正面袭击,得益于河流的滋养,这里依然成为仅次于海南北部的人口稠密区。

海南岛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挑战的智力游戏,为温饱开辟的盐田,为速度而飞驰的列车,为探索而升腾的火箭,古老和新兴的科技轮番登场。

儋州市盐田村

0年前,人们发现海岸边的许多石头,有天然形成的凹槽,退潮后,海水被留在了凹槽里,经过风吹日晒,残留的海水蒸发,留下了洁白的盐。这个现象启发了人们,他们搬来更多的石头,在石头上凿出盐槽,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海边。这是古代儋州人取盐的好方法,潮水涨落之间,智慧的光芒闪现。

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盐场

现代海盐场的规模,比古盐田要大得多,海水被引入蒸发池中,浓缩成含盐量极高的卤水。为了加快水分蒸发,人们需要常常翻动卤水。经过一周左右,卤水就能结晶成盐。

南渡江流域

阳光和温度是最好的加速器,热带气候让海南的植物飞速生长,在内地,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需要八到十年,在这里,周期节省了三到五年。今天我们食用的农产品里,有0多个品种,是在海南问世的。

昌感平原

这片土地,从来不掩饰对于快的热爱,这里的人们,也继承了快的基因。这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人们多数生活在靠近岛屿边缘的平原上,沿着最外围的平原,海南建立了环岛交通系统,快速的交通网络将分散的城市和乡镇串联起来,并覆盖了全岛大约90%的人口。

文昌市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跟随环岛高铁前往文昌,文昌拥有中国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更轻松进入轨道。总装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区域,用来组装不同量级的火箭。准备发射前,火箭被推送到发射塔架,塔架四周有避雷塔,塔架下是深达20多米的导流槽,用来导流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巨大热量。这是目前中国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场。年两万多人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七号”火箭升空,年“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将从文昌登天。

南海的旅程令人向往,在大洲岛发现年代久远的沉船,跟随潭门镇渔民,前往南海,俯瞰汪洋上的翡翠,凝视大海的瞳孔,在旅程的终点,我们将邂逅经验之外的震撼。

大洲岛

大洲岛的两侧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一面波涛汹涌,一面风平浪静,这正是所有航海者梦寐以求的天然良港。海南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给站,在它漫长的海岸线上,曾经有过不少像大洲岛这样的停靠站。沉没在大洲岛附近的古船,是那段岁月留下的标本。南海之下,还沉睡着许多比它还要大的船只,它们曾经是这片海域上勇敢的开拓者。

琼海市潭门镇

这从来不是一片寂寞的海洋,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南海诸岛的探索。潭门镇的渔民把南海叫做祖宗海,从宋代起,他们的祖先仅凭一个罗盘,就敢闯荡南海,依靠世代积累的经验,先人们总结出最佳航行路线。多年前,潭门镇人就拥有了一本南海超级地图,天气好的时候,潭门镇的渔民会带着家中的男孩,到附近海域练习潜水。和其他地方的渔民不同,潭门镇人出海捕鱼,还有一项特殊的本事。他们可以潜到面之下的珊瑚礁中,捕捞海珍品。据说,最厉害的渔民能下潜到10多米深的海域,等到男孩们练成这个本领,他们跟着父辈们到南海捕鱼的日子也就到了。

三沙一号

“三沙一号”是一艘交通补给船,每月4次往返于海南岛和三沙之间。海水颜色有浅变深,意味着轮船进入深海。当深蓝褪去,海水再次变回浅色,西沙群岛就在不远处了。经过大约13个小时的航行,“三沙一号”到达第一站,永兴岛。

永兴岛

永兴岛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

三沙市人民政府

三沙市管辖着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永兴岛上,中心主干道长约米,两旁分布着银行、超市、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

三沙市七连屿

永兴岛北面的这几座小岛,看起来并不完全相连,但它们被称为七连屿。这是因为在水面下有一个巨型礁盘,托住了这些小岛,这是它们共同的基座。西沙群岛的岛屿,大部分都由珊瑚虫的遗骸累积而成,在新陈代谢中,珊瑚虫会分泌石灰质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它们聚居在一起一代代生长繁衍,石灰质不断黏合压实,就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珊瑚礁。

三沙市赵述岛

七连屿中的赵述岛,绿树葱茏,岛上的居民主要是来自潭门镇的渔民。赵述岛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们安居乐业,并于9年成立了赵述岛居民委员会。

三沙市永乐龙洞

离开七连屿,前往永乐群岛。从高空看,这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人们称它为蓝洞,这是一种形成于亿万年前的自然奇观。冰川融化后,海水灌满了曾经的溶洞,形成了一个蓝色的深渊。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海洋蓝洞。它的深度超过米,未知领域激发着科学家探索的兴趣,想要接近蓝洞,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蓝洞四周岛礁密布,人们只有在潮水最高的时候,才能乘坐小船进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往日起伏的海面仿佛被熨平,大海变得安静。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

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

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

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

海洋,

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三亚共青团

三亚的青年都在看

分享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xs/8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