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湖海,乡野田园这个冬天来琼海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目的地心动指南#

琼海,因地处琼州东部、毗邻南海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秦代象郡,此后两千余年都是海南重镇。年海南建省后,琼海是海南省直辖的县级市,陆地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虽说常住人口只有50多万,不过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却高达55万人,因此被誉为“华侨之乡”。

琼海乡间田野

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错落有致的地形地貌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共同孕育了山河湖海与乡野田园并存的丰富景致,虽然热门景点不多,而且比较分散,却恰好让这座城市少了几许喧嚣,加上分界洲偏北相对适中的气温,更让这里成为海南退休养老的理想城市之一。

琼海嘉积镇

每年冬天,许多北方人就会像候鸟一样迁徙到海南的某个城市或村庄,而我通常都会选择住在琼海,十几年来眼看着这座城市起高楼、建高铁,共享单车遍地开花,商超集市日渐兴旺,不过更吸引我的还是那山海田园、人间烟火。今天就把这些年看过的风景简单做个梳理,谨供大家参考。

01万泉河

嘉积镇是琼海市中心,海南的标志性河流万泉河从这里蜿蜒流过,转而向南经博鳌汇入南海。在我眼里,万泉河畔堪称琼海最具生活气息的景点,从早到晚都是莺歌燕舞、龙腾虎跃,每天沿着河边晨跑到对面的嘉积大桥,不足3公里的距离,总要停下来几次,看看钓鱼的、舞龙的、吹拉弹唱做直播的。

万泉河水坝

返程从嘉积大桥向东拐进那些巷弄,骑楼下那些老爸茶馆经常要把桌椅摆到路面上,不仅有本地老者,也有年轻人,当然还有不少像我这种异乡客,体验海南人的生活,先从一壶老爸茶开始。

溪仔古街

溪仔古街虽说也算是万泉河畔一处景点,但实在过于狭小,不如东边的前进街、新民街看起来更具南洋风情。

02中原镇

说到南洋风情,嘉积镇向南20公里左右有个中原镇,这里有座南洋钟楼,旁边还有家老南洋咖啡馆,于是这个镇就被冠以南洋风情小镇的称号,感觉不过是个噱头而已。

中原镇南洋钟楼

不过镇上几家杂粮店生意倒是不错,旺季时门庭若市,桌上摆满各色点心的多半是外地游客,本地人大都只是喝茶聊天。杂粮是海南饮食文化特色之一,尤以琼海的杂粮以天然养生、口味多样、口感多变而著称。

清凉补

在我肤浅的认知中,其实就是各种碳水食物,比如南瓜、红薯、芋头配上红糖、椰蓉、椰汁,当然,还有鸡屎藤这类颇具地方特色的食材,其中最经典的当属清补凉,几乎每位外地游客都要点上一份尝尝,而令我好奇的是:海南人吃这么多甜食,怎么就不胖呢?

03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从中原镇往东走个10公里左右就到了海边,这里就是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我已经十多年没进去了,眼看票价越来越贵,当然,景区环境设施也越来越好,观光车加上玉带滩往返船票,好像是左右。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基于这个价位而言,个人认为属于那种来了不看有点遗憾,看完出来又有点后悔的景区,可能主要还是怪我余额不足。

04博鳌禅寺

继续往北走个三四公里,跨过大乐大桥就到了博鳌禅寺,十多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没竣工,也没什么游客,那座万佛塔在夕阳映照下,还是挺有气势的,所以印象深刻。

博鳌禅寺

如果顺路的话,可以进去看看。

05红石滩

博鳌禅寺向东不远就是海边,沿海边向北5公里左右的海滩上遍布赭红色的礁石,这里就是琼海比较知名的景点——红石滩,也是博鳌和潭门两镇的分界线,伸进海里的这条栈桥算是红石滩的地标吧。

红石滩

06南海博物馆

红石滩向北再走个四五公里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这里就属于潭门镇了,之所以名字这么绕口,是因为广东佛山也有个南海博物馆,以示区别。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今年第一次进去,凭身份证免费参观。起初只是开车经过时,被博物馆恢弘的外观所吸引,没想到一圈走下来彻底折服了。展厅利用实物、沙盘和多媒体等多种直观的方式,结合科普知识与文献资料,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南海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南海博物馆海洋生物标本

原以为个把钟头就能转完,结果足足花了半天时间,信息量实在太大。走出展馆回头再看,感觉整座建筑造型仿佛一艘巨轮。

07潭门渔港

继续向北过了潭门大桥,没多远就是潭门渔港,这里是潭门镇最热闹的地方,旺季根本找不着车位。最初知道潭门还是因为砗磲,那时候镇上许多店铺都有这种看起来跟玉雕似的东西,其实就是砗磲贝雕琢而成。

砗磲饰品

这种贝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海域,中国的产地集中在海南,为了防止破坏性开采,早已明令禁止交易。

潭门渔港

所以现在来潭门渔港的游客纯粹是为了海景和海鲜。运气好的时候,正赶上渔民出海回来,船上的海鲜不光便宜,关键是新鲜,不少鱿鱼还都是活的。

潭门赶海

沿码头径直走到海边,一条石头砌成的笔直栈道通向海里,虽然用一道铁门挡着,却挡不住钓鱼人的执着。从栈道这里左转向北,不远处就是海滩,“潭门赶海”这块牌子下面不知道曾有多少人打卡留念。

08排港村

和潭门码头一水之隔的就是排港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南海渔村,不过今天看起来似乎和古村并不沾边,艺术、文创这些标签应该更贴切些。

排港村

前面说的从博鳌到潭门,如果自驾的话,其实沿着一条路走就好,就是年底建成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以前自驾主要沿着环岛高速走,能近距离看到海景的路段很少,而且也不方便停车。新修的这条环岛旅游公路全长公里,据说其中五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公里都能看到海,而且把几十个景点串起来,沿途设有多处驿站,更适合旅游休闲。

09石鼻岛

从潭门沿环岛旅游公路继续向北,就是琼海最北端的长坡镇,这个镇不像博鳌、潭门那么出名,所以游客也比较少,但同样靠着海边,风景自然也不差,海水尤其清澈。曾经有一年自驾到这里的海边椰林,误打误撞开到一个叫石鼻岛的地方,海滩上全是珊瑚骨,水洼里成群的小罗非,随手就能捞到几条,可惜就是小咬实在太多。

石鼻岛

旁边还有个龙湾炮台遗址,不过没什么看的。地图上看,似乎以此为界,南边的湾叫龙湾,北边的叫青葛,据说本地人一般喜欢来这里赶海。

10山钦湾

回到博鳌为起点,沿环岛旅游公路向南行驶十几公里有个山钦湾,虽然行政区划隶属万宁,但海滩实在太美了,不妨也作为琼海周边游推荐一下,细腻的沙滩和嶙峋的黑礁石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说琼海那个叫红石滩,山钦湾叫黑石滩似乎更贴切些。

山钦湾

山钦湾最有名的景点是燕子洞,据说成千上万只燕子栖息在这里,深邃诡秘。

11正门岭大桥

沿环岛旅游公路继续往南几百米是正门岭大桥,这是一座环山而建的高架桥,依山傍海,两旁种着大片的菠萝地,近可俯瞰山钦湾的黑石礁,远能眺望碧波万顷、海天一色。

正门岭大桥

蓝色护栏蜿蜒在暮色中,恍惚间觉得自己又行驶在苏峰山最美的那段路上,不过苏峰山上可没有菠萝。

12白石岭

五指山与万泉河不仅是海南的象征,更是琼海这座城市的灵魂与支柱,琼海境内海拔百米以上的大小山峰多达座,大多是西部五指山脉的延伸,自西向东,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地势依次渐缓,所以距离东部沿海仅20公里的白石岭就显得非常突兀,虽然最高峰海拔只有米,却能俯瞰万泉河蜿蜒流过,遥望博鳌镇三江入海,颇有几分“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被誉为“海南第一岭”。

白石岭玻璃栈道

景区开发比较成熟,缆车、滑道、攀岩等项目设施应有尽有,山顶还有个玻璃栈道适合拍照打卡,虽然门票有些小贵,但还值得一去。

13石壁瀑布

石壁镇的南牛山属于小众景点,最高处海拔多米,不过美景却藏在山腰处的飞瀑溪流中。

石壁瀑布

自驾到这里更方便些,可以直接开到景区门口,然后沿石阶步行到谷底,就能看到一条瀑布倾泻而下落入潭中,化作涓涓溪流,顺山涧一路下山,溪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不少色彩斑斓的溪石斑,不过带回去很难养活,不知是不是水质的原因。

琼海田园风光

除了山海之外,琼海的田园风光也是一道美景,行驶在路上,看到那些通向村庄的小路扎下去,经常能看到椰树蕉林、稻田池塘,而所有村庄中最美的要属沙美村。

14沙美村

沙美村位于博鳌镇南端,毗邻万宁,九曲江、龙滚河汇聚于此形成数千亩的内海湿地,沿滨海长堤向东眺望,水天一色,大片的红树林上空盘旋着各种水鸟。长堤内侧是依山而建的村落和民居,青砖黛瓦白墙,错落有致。

沙美村

登上村北的初心塔,山海林田湖交相辉映,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15蔡家宅

另一处比较知名的村庄便是同属于博鳌镇的著名侨乡——留客村,这个仅有数百人口的小村庄,现存的海外华侨却达千人。位于万泉河下游南岸,因地处水陆要冲,过去遇到万泉河水上涨无法摆渡时,过往商旅只好留宿村中,因而得名。

蔡家宅

不过今天留客村的知名度更多来自村里那栋豪宅——蔡家宅,自明代起,许多村民从这里乘船出发到潭门换乘大船,远赴南洋谋生,蔡氏兄弟便在其中,衣锦还乡后耗时十年修建起这套南洋风格的宅院,近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嘉积镇老房子

琼海是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小城,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晚霞中的椰风海韵,乡野间的蛙声虫鸣,广场上的载歌载舞,骑楼下的品茗论道,只要静下心,总能发现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xw/14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