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中国传统民居地理研究刍议
医院订阅哦一、引言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属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一般来说,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的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各种文化事象的分布状况、空间组合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索尔(CarlO.Sauer)认为,文化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因居住而产生的文化景观是构成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民居即指居住建筑。众所周知,居住建筑作为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各类建筑中出现得最早,分布得最广,数量也最多。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往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式居住建筑,一类是民间居住建筑。官式建筑包括帝王宫殿、官衙建筑以及某些佛寺、道观等。官式建筑由于大多按照封建礼制加以规划、设计和建设,因而其地域性特征不是十分明显。民间居住建筑的主体是居民住宅。传统民居指的就是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并使用的具有地域或民族特征的民间居住建筑。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人们在民居选址、设计、用材、建造、使用过程中所遵循和体现的技术、习俗与习惯。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是漫长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但另一方面,文化又必然依赖于地球表面生长,而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如果没有统一的法则、规范或强制性要求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同一文化事象所呈现的多样性、地域性特征也就不可避免。民居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类文化存在,其多样性、地域性特征显而易见。研究传统民居的地理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民居的多样性、地域性特征,并通过探讨这种特征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规律,既为现存传统民居乃至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改善、复原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今天地域新民居的设计、建造、装饰提供借鉴。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例如,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村落遗址的发现,向我们昭示了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早期原始形态;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传统民居的文字、图像记载;而今天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之中,尚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民居在向我们展现进入现代化时期前夕的多样民居形态,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提供了丰富的实体民居案例。更加值得称道的是,近几十年来,建筑学界、文物保护界的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民居作过大量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这些调查、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传统民居地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但是,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迄今所进行的与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相关的理论探讨还很有限,这无疑不利于研究的深化。例如,我们对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不很明确,对地域传统民居的特征识别也没有较一致的标准,对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很偏颇,等等。在此,笔者不揣谫陋,希望就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结合目前的相关研究现状略抒愚见,以期为当代中国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与研究提供某些文化地理学的观察视角。二、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研究对象问题是一门学科最根本的问题,因为学科的研究内容、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科的社会功能,等等,都是由研究对象来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否明确,直接决定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传统民居地理不同于现代民居地理(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白癜风治疗方法
上一篇文章: 琼海公安局嘉积派出所行政处罚一名吸毒人员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xs/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