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海文昌白沙信息四则,详情请看

海口市人大常委会

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庆祝建党周年

  记者近日从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获悉,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将于近期组织开展五大主题系列活动,庆祝建党周年。   据悉,五大主题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庆建党颂祖国”文艺主题晚会、“百年追寻——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演讲、“不忘初心展风采喜迎建党周年”书画摄影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健步走等,通过重温红色历史、再现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激励和动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海口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庆祝建党周年系列活动将秉持“隆重热烈、勤俭节约”的原则,邀请海口市人大代表、各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建共建单位参与活动,通过扩大参与范围、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海口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一步凝聚起全市各级人大机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生动再现党史故事

琼海党史微视频“创新”又“走心”

  百年记忆,随着声音和画面的播放,缓缓流淌在眼前。5月26日晚,最新一期“琼海党史讲”——第十四集:琼东、乐会党组织向农村转移在琼海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推出。

  作为“琼海党史讲”的“铁粉”,市民吴北川第一时间拿起手机饶有兴趣地欣赏起来。他说:“微视频用时不长,内容都是干货,这样的党史普及方式,让党史离得更近,更贴近生活。”

  从4月13日起,琼海市融媒体中心创新形式,精心策划推出“百年风雨路启航新征程”琼海党史讲系列短视频,并在线上播放,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党史微视频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件件历史事件,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和发展历程。

  “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党史,让党史更为直观生动,党史学习更加便捷。”琼海市纪委监委四级主任科员王乐说。

  基于历史事实进行创作的系列党史微视频既有纪录片的纪实性、严谨性,又不失短视频的通俗性、趣味性。创作过程中,创作小组精心选择每个视频的切入点,选取大量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与历史珍贵图片资料作为素材丰富视听内容,同时通过实地拍摄讲述、虚拟还原、动画包装等形式,全面盘点建党百年来发生在琼海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对每一集文字表述、解说还有画面呈现,都跟党史专家进行多次反复的斟酌研讨,甚至有些片子和稿子,我们前后修改了近20次,就是为了确保党史传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琼海党史讲”微视频主创人员陈丁丹说。

  “内容真实准确、精炼,形式创新,这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媒体资源,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谢才雄表示,目前已经推出的微视频,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展现给观众的感觉就是真实,在文字表述和画面剪辑上也很准确,脚本、画面都做到短而精。作为一种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形式,此举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昌公坡镇一革命家庭

传承红色基因

  ↑郭惠琴和郭贻好的合影。   在文昌市公坡镇卜凤村,有这样一个家庭,兄妹姐弟5人参加琼崖革命,最小的弟弟当时只有16岁,一家人“跟党走、听党话”的红色基因传承,在当地传为佳话。   5月27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了这五兄弟姐妹中尚健在的两位姐弟,其中姐姐郭惠琴已经92岁,弟弟郭贻好89岁。接应赤水港登陆大军   初次见面,两位老人家格外重视,郭贻好专门佩戴起党徽,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叠功章、纪念章、复员军人证、离退休证明等记录着过往岁月的“证据”。   两位老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们家族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他们的堂哥郭力波,他年参加革命,曾在军中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也是这个家庭中带动兄妹姐弟陆续参加革命的领航人。   ↑郭贻好姐弟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犯、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无数中国人民像郭家兄妹一样奋起反抗。郭惠琴还记得,年,她和另外两个堂姐郭秀琴、郭琼花,都还只是十多岁的少女,之所以选择离家参加革命,实在是因为民不聊生,村里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所以当琼崖纵队的战士经过她们村子时,她们就义无反顾跟着革命队伍上了战场。   郭惠琴和两位堂姐都是通信员。那时候的通讯手段并不普及,琼崖纵队作战的条件简陋,传递消息主要靠通信兵奔走,所以她们常常连夜赶路。   年3月,解放军横渡琼州海峡,从文昌赤水港一带登陆海南岛。家中最小的弟弟郭贻好也跟着姐姐郭惠琴参加革命,参与了接应赤水港登陆大军。   赤水港位于文昌市昌洒镇东线,距离公坡镇卜凤村约20公里。史料记载,在赤水港登陆一战中,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接应渡海部队“各显神通”:有的利用成束的手电筒做“信号灯”与渡海解放军联络;有的把情报放在约定的树洞里,盖上椰子壳让交通员取走;有的混在被迫为国民党军修工事的群众队伍里,准备随时接应渡海部队……历尽艰难险牺牲   参加革命的日子,充满了危险艰辛,亲历的人们终生难忘。参加革命的第一年,郭贻好才16岁。由于年龄小,他就跟着姐姐郭惠琴一起送信。枪林弹雨中,他的左耳听力受到损伤,后来就几乎失聪了。   郭惠琴的儿女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母亲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因为当年生活条件简陋,通信兵常常在冷硬潮湿的草地上过夜,因此落下了风湿的毛病,一遇天气变化,就浑身疼痛不适。   ↑郭贻好一直保存着的革命功章。   郭惠琴还向孩子们讲述过一次“死里逃生”的难忘经历——   那是一次执行任务的夜里,因为通信工作需要秘密进行,她按惯例选择夜间出行,一来认为深夜是敌人最松懈的时候,二来夜幕就是最好的掩护。不料,这一次,她在夜行途中不幸被敌人发现了,对方端着枪追着她跑,幸亏路遇一鱼塘,她急中生智,毫不犹豫跳了进去,憋着一口气藏在水里,侥幸过关,逃脱了敌人的枪口。   后来,郭惠琴带着弟弟郭贻好一起送信。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腰间都会别两颗手榴弹,万一再遇见敌人,他们时刻准备着与敌人殊死一搏。   堂哥郭力波参加革命的故事就更多了。海南日报记者在他的伤残军人证明上看到,光是有记录的负伤经历就有5次,其中重伤1次,他的臂部因伤受损,最终落下了残疾。   ↑郭贻好的解放海南岛纪念章。爱国爱党不忘初心   硝烟远去,有些伤痛随着革命者的逝去,似乎也慢慢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了,但一想起那些曾与自己一起经历过艰险困苦岁月的兄长姐妹,郭贻好就会陷入沉默,许久不能言语。

  历史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家庭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主义信仰,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舍命相随。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他们始终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直至推动这个国家走向独立、富强。

  ↑郭贻好的荣誉证书。

  海南岛解放后,郭贻好有幸被送去学校读了两年书,加上革命期间他学会了一些伤病护理知识,后来就被分配到当时的文昌县翁田卫生院工作,担任助理会计师。姐姐郭惠琴则被分配到儋州白马井渔港工作。

  工作中,因感念党恩,郭贻好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常教育儿女,要好好读书,报效国家和人民。如今,他的儿子郭远旭在香港创下一番事业,担任文昌社团联会翁田会长,还常常返琼,热心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

  ↑郭力波的伤残军人证。

  “今年是建党周年,我们不图什么,就是希望媒体能多挖掘报道一些革命故事,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多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不要忘记历史,要奋发图强,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郭贻好如是说。

  郭贻好现居住在文昌市翁田镇墟,房屋的旁边就是翁田中心小学,每当听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或是看到操场上孩子们嬉戏奔跑的身影,他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白沙印发

《白沙黎族自治县“一件事”

集成改革工作方案(试行)》

  近日,中共白沙黎族自治县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白沙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方案》指出,以“一件事”集成改革为抓手,将服务人才作为切入点,优化原有服务流程,着力集聚有志于建设白沙的优秀人才,为白沙乡村振兴、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方案》要求,服务对象为新引进的事业单位、重点领域企业的各类人才,相关用人单位要组织人才填写人才需求表,人才部门要匹配人才应享受待遇,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办理有关待遇业务,形成人才专属囊括落户、社保、购车、住房补贴、职称确认、子女入学等政策的“入职大礼包”,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零跑腿”。

  《方案》明确,人才部门要指导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统筹研究人才需求。各职能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按照《方案》要求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联动协作,办理过程中严格保密人才个人信息,推动工作方案落地见效。

转载请注明“南海先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xs/115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