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一次深圳的茶聚,回首西安的青葱岁月,

我跟夏(临高男生)相识在年的西安,夏当时常来西大宿舍找临高老乡阿良玩,阿良当过西安临高老乡会会长,我们宿舍几乎就是太白路附近三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临高同学的基地。大约是临高中学高中老师推荐志愿的关系,就读于这三所学校的临高学生特别多,尤其是我们西大。97中文,临高男女同学就有3人,到级新生,我的上铺王伟把这一届临高新生群体形容为“桃谷六仙”,可见临高男生的比例有多高。那时我读大二,夏读大一,他在西北工业大学大概是读营销学专业。我还认识他们99级一位读计算机的临高同学,好像姓王,年元旦,王同学、西大98法律孝诚、阿良和我还一起去西安城墙的南门附近游玩(因为留了照片由此印象深刻)。西安在年倒计时时在明城墙南门举行了极其盛大的庆祝仪式(央视向全球直播),我们宿舍和宿舍都参加了这一次活动,据说西大也组织了一些同学参加,当夜十分热闹,城墙装饰华丽。夏就读的西工大,与西大近在咫尺,都位于西安城外西南的边家村一带,当时有“爱在西大,吃在西工大”之说。西工大包子一直都十分出名,他们学校伙食好,大概属于军工院校,计划经济年代当然是十分吃得开的。要说更久远的历史,卢沟桥七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京津几所大学西迁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后来又拆分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等五所国立院校。夏比较白皙,斯斯文文,略显腼腆,那时他常来宿舍找阿良玩,阿良是海南临高同学的大哥一级的人物,皮肤略黑,赳赳武夫的样子。阿良是初中考上浙江奉化的一所中专,上了三年快毕业了重新回母校临高中学从高一开始,因此,阿良比我们普遍大三岁左右,明显比我们要早熟一些。阿良又在临高中学当过学生会主席,高考时当年临高文科的榜眼,大一第二学期就当了我们班的班长,不久就被票选为文传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大概是文传院学生会比较早的民主选举)。阿良说话慢条斯理,有点打官腔的样子,我觉得他太像越南干部了。阿良的经历、年龄,使得他自然成为西安临高学生的一面旗帜,隔壁校的夏来找阿良玩再是正常不过的事了,他们在一起自然讲的都是临高话,而我们基本上是鸭子听雷,一些都听不懂。临高话跟壮族的语言比较接近,他们主谓好像是倒装结构。说海南话的同学是听不懂临高话的,可能海口长流一带的学生,既能听懂海南话,对于临高话也能听得七七八八,长流话跟羊山地区的村话跟临高话大体上能交流吧。我也跟阿良学了一些临高话,除了脏话,就是“好好睡觉”(临高话读就是睡觉好好,“好好”的临高音是“麦麦”),这句话我们用来结束卧谈会就很恰如其分。另外,我觉得这句话,用临高话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比普通话要好读得多,也好听得多。宿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西大海南学生的总部、年的老乡会会长就是学号前我一号的我们宿舍的海口同学会赟担任。西大海南学生,西安临高同学,常来我们宿舍,说着内地同学都听不懂的话,可说是当时的一大热闹景象。从海南返校,我跟着阿良与其他临高同学好几次,比如坐大型客轮“椰乡公主”号去广州黄埔港、去湛江坐火车转柳州回西安,坐船去北海经南宁(去了广西大学,花近两百块生肖玉戴着好多年)回西安,返校过程比一般海南同学用的时间要长,过程要辛苦了。北海、南宁、柳州这三座城市都是跟临高同学才去的,也体验了当地的一些民情和饮食,如今看来是珍贵的回忆了。夏排球打得好,海南学生中,排球基础最好的是文昌学生,文昌也是著名的排球之乡,文昌中学和文昌业余体校的学生排球队在历史上取得了极为不俗的成绩。文昌排球基础最好的地方大概就是我的家乡东郊镇,像我周围考上文昌中学、文昌侨中的东郊男生几乎没有不会打排球。年,西安地区文昌、临高、定安三市县的老乡会都在同一天在西北大学举行。文昌的会长是瑞丰,临高的会长是阿良(曾与我、会赟都代表文学院排球队比赛,进入八强),定安的会长大概是么老(经管院97级,年西大海南老乡会会长)或者98计算机、西大校排球队的阿雄(他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一般都是大三学生当会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县市老乡会),因为会长比较熟,且都算排球比较好,大概是临时起意,就组织了三市县大学生排球友谊赛。在西大男生举行排球赛,这是很少有的事,不只是海南老乡来看,西大的女生也有不少人来看,排球赛采用循环赛制,对抗激烈,精彩纷呈,文昌队(西安体育学院的文昌生比较多)夺冠,夏是代表临高队比赛的。借着这次排球赛的契机,由文昌队为主力还组建了一支陕西高校海南学生联队(主攻手好像是琼山学生),并曾与夏就读的西北工业大学的男排(特招生,甲级队)进行过多轮对抗赛。我也曾与一众西安文昌学生前往西工大观看比赛、替海南同学加油,夏当时在球场忙上忙下(那里可说是他的主场),他大概是海南联队的自由人或者是二传手这样的角色。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我们是打不过西工大校队的,他们的身高优势明显,拦网技术成熟,我们也就是快攻等机智球能够得分。西北工业大学男排是全国高校的传统强队,据说年就获得“兴华杯”全国大学生排球比赛总冠军,后来最好的成绩也在全国高校的第四名。在多方的促成下,海南学生排球联队竟然破天荒地以特别邀请队参加了年陕西省大学生排球联赛。决赛中,不敌西北工业大学男排(年我前往琼海市区采访美食与男排主教练王成老师同桌吃饭),惜败,但也获得非专业组的冠军,殊属不易,也能说明了海南排球的普及基础。比赛的具体情形我也不大清楚,夏可能知道的比较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深圳工作,夏后我一年为了相恋的高中同学也来到深圳工作。阿良跟我说过夏在深圳,我们彼此也留了电话,却是联系不多,直到年五一节,夏发节日短信给我。我说,我现在郑州到西安的火车上呢。夏说你就代我去母校看看吧!为了夏的这条短信,我到西安先跟班上女同学飞帆回到西大木香园,然后顺着大学南路去了夏的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我们在西工大图书馆对面的花木架下聊了好一会。

读大学时,我还是常常到西工大的,在那里看过抗美援朝的电影,买过至今还在怀念的南京盐水鸭,常常去西工大校门口江西人开的店里配买隐形眼镜和药水,穿过西工大去电子市场买短波收音机收听英语、充电电池什么的。

尤其特别的是文昌籍高材生98计算机胖头鱼还带我去西工大上自习,那时正值冬天,教室里还不够一半人,教室给人的感觉很牢固,就像工事一般,暖气很足,真的是羡慕他们啊!

 

去年的7月2日,我应邀参加了西大98档案学临高籍陈峰同学儿子的百日宴,席间,我见到了夏,真是亲切,他也是分外的热情。

想起我们都是当年于长安读书的翩翩少年,如今已进入了而立之年,人生真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得知夏上班处离我只有一站之路,我就请他来我住处粤式茶餐厅来喝茶聊天。

去年七月之后,可谓多事之秋,我心情一直处于阴暗之渊。但我一直都记得这个发出的邀请。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这个承诺我要完成它,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与夏的相聚,简简单单的粤式茶点,或许将是岁月中的一抹亮丽的回忆。夏是淳朴坦率的人,在海南岛,我见过许多像夏这样的读书人,思想感情上亲切热烈。那段青葱岁月,长安故人的相遇,总是让人感念的。   今天,我们聊得很多很多,坦诚面对,十分投机。人生能有闲心说闲事,确是一种幸福,虽然走出大学象牙塔的我们已不能具有那种彻底的闲心,但能坐下来谈闲事则是我永远的一种向往。我能实现多少就去实现它吧。   年2月5日   往期精彩回顾1、许多人来到海口这个小镇,只为这道炸乳鸽!2、澄迈名菜|到大拉,吃基地猪脚3、西大读书生涯24:食堂的新变化4、排球

文昌业余体校—永远的怀念!5、从文昌中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同学名录说起6、风从南洋来,话说文昌文南老街7、定安仙沟老市场吃牛肉,无与伦比的美味8、阿若游记

海轮之上的见闻9、带老婆从海口来铺前逛骑楼老街,吃糟粕醋

10、海口|这碗市井窄巷里的龙虾海鲜面,看着就饱了

邢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xs/1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