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写琼海书斋村获评ldquo
自治
村级事务民主公开
“这条公路硬化计划我认为应该放在石头村。因为可以解决的户数较多。”“我认为应该放在青塘村,那边群众行路难,当地群众也十分支持。”近日,中原镇书斋村举行公路硬化决策会,村干部、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后,书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民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议,对公路的建设方案进行商议,提出初步意见,由党员大会商议后,再交给村民代表大会表决。
书斋村上述的做法是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来的一个缩影,早在年就已实施。经过多年的坚持与不懈探索,“四议两公开”已成为书斋村广大干部群众解决村级重要事务民主决策的法宝。
村委会设立宣传牌,引导村民们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记者杨晓晖摄
“‘四议’是指大事经村委会、党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确定,然后将决议、实施结果进行公开。”梁民告诉记者,对于涉及面较广、使用资金较大的项目,都由村委会事先讨论,在征得党员同意、取得代表支持、获取群众认可后方可实施。
“在农村,土地承包、清表赔偿等问题十分敏感,如果不真正做到民主公开,老百姓是不会信服的。”琼海中原镇委书记吕先亮说,村务大事该干什么、怎么干,都由群众说了算,这样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非常受群众欢迎。
如今在书斋村,无论要办什么事,村里总是习惯用“四议两公开”来解决,“四议两公开”成为构建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法宝。
德治“红黑榜”弘扬向善风气
“守公德、尚美德,邻里和睦、不斗殴……”这是书斋村委会墙上悬挂的“村规民约”,旁边还悬挂着“红黑榜”评定制度,规范村民们日常的行为。
书斋村的村规民约与"红黑榜"评定制度。记者杨晓晖摄中原镇政府工作人员冯学卿告诉记者,“红黑榜”每个季度评定一次,通过“红榜”晒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和家庭,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而违背规定的就通过“黑榜”进行曝光警示。
年初,为了推动书斋村经济发展,该村党支部决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按照全市标准在全村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村里要建公厕,那肯定臭翻天了。”一听说村里要建设公共厕所,石头村的李阿姨第一反应就是反对。每当看到施工队到来,李阿姨都会气哄哄地把人赶走。
“公共厕所第一次定点,就有群众表示不满,我们只好将这个项目停下,重新定点。”梁民回忆,经村委会重新调整方案后,李阿姨依旧对公共厕所的选址感到不快,还扬言要上访。无奈之下,梁民等村委会干部等人便找到李阿姨,希望能够做通李阿姨的思想工作。
“建设公共厕所可以在村里发展旅游项目,提高村里的收入。只要管理得好,就不会臭的。”在李阿姨家中,梁民不停地向李阿姨分析建设公共厕所的优势,还引用了村规民约中的条例劝导李阿姨。
“确实啊,这是集体的土地,我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李阿姨想通了,心里惭愧不已,答应不再阻挠施工队。年底,书斋村委会石头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顺利建成。
冯学卿告诉记者,书斋村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法治法律宣传教育深入民心
冯学卿介绍,村里的治保主任担任调解员,一旦有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片区管理的驻村干部以及村委会等人就联合上门调解。此外,书斋村的好民风还得益于市里各政法单位法治宣传教育。
“大家应当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不要肆意破坏选举秩序……”3月21日,琼海市村(居)法律顾问王圣哲在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时对村民们说。由于近期村里正如火如荼开展换届选举工作,琼海市司法局特别邀请法律顾问对选举的规定进行讲解。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书斋村适时组织精准普法,或是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法治讲座、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等形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想让群众养成遇事找法的行为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得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灌溉,让群众慢慢入耳、入脑,直到入心。”梁民说。
来源:法治海南、法治时报
主编:谢芳
责任编辑:陈颖
值班编辑:周南青
欢迎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tw/1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