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补课啦,海南各市县名称的来历你造吗

海口市   在汉代,现海口地面属珠崖郡玳瑁县(原琼山县,今琼山区的前身)地,隋代以后划为琼山县地。到唐代,这里设白沙津(现海口市白沙门地方),为琼州城(今府城)的外滩,设有古渡驿站,是当时琼州与雷州海渡和贸易的港口。

  南宋时,这里设海口浦,范围包括今天的海甸与海口市区。浦,义为水边或河流入海之地。可知海口地名出于南宋,用“浦”字表示其地境。元代,海口浦便逐渐代替白沙津,成为海南渡海和物资进出口的主要港口之一。明洪武27年(年)开始筑城,按兵制海口浦改建为所,称“海口所”或“海口区”。

  清咸丰年间据《天津条约》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南洋群岛和大陆对外交通的道口。清光绪元年,(年)设置海口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对外贸易更形发展。由于侨民日增,商贾云集,海口日见繁盛。民国初期的年起,海口所改称海口镇。年脱离琼山县,开始建市。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设市。后琼山县并入海口市,成为现在的海口市。

琼山

  “琼山”一名的由来,据《方与纪要》载“府南十里有琼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润,县以此名。”就是说,因境内白石都的地方有一座白石头琼山,而县名取为“琼山”。到了唐贞观元年(公元年)废除旧制,建立新县。在职的文武官员想起前年郊游白石山的奇遇,便纷纷提议,取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洁润如玉的含义,取名琼山。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采纳,新建的县便取名为琼山县。

  宋元明清和民国期间,琼山县建制一直不变,县府均设在府城镇。年5月海南岛解放,建制亦依前。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琼山市(县级市),后又并入海口市,成为琼山区。

  从贞观五年(公元年)开设琼州府,直至清代,琼山县都为琼州府的所在地。由此得名“府城”。

儋州

  儋州,古称“儋耳”。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这是海南岛上最早同时出现的行政建制。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以后各朝代虽相继变更为昌化军、南宁军等,但明清仍沿用儋州民国元年(公元年)改称儋县。年海南解放至年,儋县建制没有改变。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   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多年的历史。儋州古名“儋耳”,得名由来未见史料记载,而对“儋耳”一名之解释是有的。据《汉书》云:“儋耳者,大耳种也。”现代大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儋耳之名初见《吕氏春秋》”(见《儋州行》),但那时还没有作为行政建制。

定安

  据《琼州府志》记载,定安县西汉时属珠崖郡地。唐初为琼山县地。唐咸通五年(公元年)辛、傅、李、赵四将在琼山县境南部置忠州、旅废。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年)设置定安县。意为从此境地安定,黎庶安宁。次年(年)六月立县,县治设于新寨岭下南资都南坚峒麻山界,隶属琼州府。

  天历二年(年)定安县升制,名为南建州,明洪武二年(年)知州王官的儿子王廷金叛明作乱,后被平息。从此,废南建州,置定安县。定安之名,取其平定叛乱,获得安定之意。

屯昌

  屯昌县前身是年由澄迈县的第二区(今屯昌县的西昌乡)、琼山县第六区(即现在屯昌县的新兴镇、大同乡、屯昌镇、黄岭乡、藤寨乡、南坤镇)组成的新民县。年2月2日,南吕、乌坡、枫木、北海、岭门乡成立定西特别区(相当县级建制)。年5月,定西特别区并入新民县。因同辽宁省新民县重名,年国务院为了便于管理,遂将海南新民县,以其治所之名,更名为“屯昌县”。屯昌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在屯昌镇。

  据传,屯昌原为荒地,明末清初战争频繁,我国东南沿海避荒逃难之民,纷纷南逃来此屯荒,垦植,以图昌兴,故名“屯昌”。年12月,屯昌县与定安县合并,成立定昌县。至年5月再度分县,复名屯昌县至今。

文昌

  据《琼州府志》记载,文昌市的前身是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年)设置的紫贝县,属珠崖郡。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汉元帝接受贾捐之建议撤销珠崖郡后,紫贝即成废县。一直到隋朝大业三年。(公元年),才在紫贝县故墟上设置武德县。唐朝武德五年(公元年)改名为平昌县。贞观元年(公元年)改名为文昌。据清代所著《广东考古辑要》载:“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

  贞观元年改曰文昌,以县南文昌江设名”。文昌江即今文昌河。看来,说文昌是以水命名是符合历史上命名习惯的。自唐贞观元年改名后,文昌市建制并县名一直沿用。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文昌县,设立文昌市(县级市)。

五指山(市)

  五指山市以其境内象征海南岛的五指山而得名。   五指山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年7月该市由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五指山(市)原名“通什”,黎语原称“冲山”。“通什”二字是黎语的海南话音译,读hongda。“通”为树下,“什”为田地,“通什”的意思是:高山上许多古树包围着一片田地。

白沙

  白沙县西汉属儋耳郡至来县,东汉属合浦郡珠崖县,从元朝到民国,白沙境地先后属琼山、定安、儋县、临高昌感等县。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在五指山区设立白沙、保亭、乐东等3县,白沙始建县治。年11月并入东乐县,年恢复,年成立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这个县名是根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儋州有薄沙巡司”的“薄沙”演变而成。

陵水

  陵水于隋大业六年(公元年)置县,邑治设于桐楼港(今同多港)。县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县城东北有“陵楠水”(今港坡河)直通大海,陵楠水简称“陵水”,县以水命名;二是唐代陵水县设治于博吉村,发源于七指岭的陵栅水(今陵水河)流经县治,以“陵栅水”简称“陵水”而得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陵城镇。

保亭

  保亭县是民国24年(公元年)春,陈汉光在“抚黎计划”中拟将五指山黎区建立五个县。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置三县(乐东、保亭、白沙)中的一个县。保亭县是将崖县、陵水、万宁、乐会、定安部分黎区划设的。因清朝曾设“宝亭营”而得名;另有一说是清末冯资材(宫保)征黎时带兵驻此,建亭一座,后人称为“冯官保亭”,日久简称“保亭”,县以亭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设在保城镇。

乐东

  乐东县是民国24年(公元年)春,陈汉光在“抚黎计划”中拟将五指山黎区建立五个县。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置三县(乐东、保亭、白沙)中的一个县。乐东县是将昌江、感恩、崖县部分黎区划设的,治所设在抱由峒。追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年),崖州曾在抱由峒南6公里的瑞芝山建筑“乐安城”。明清二代均设“乐安营、汛”。

  据《崖州志》载,“乐安水(今昌化江)源出五指岭,西南流,至乐安汛地”,故“乐安城”以“乐安水”为名,而乐东县则是由“乐安城”演变而来。年解放,属海南行政公署管辖,年7月报日后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年海南建省,属海南省直接管辖,设置为乐东黎族自治县。

昌江

  昌江原名昌化,后因与浙江昌化同名而改名。   昌江县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唐虞时代属南交,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秦代为象郡之外徼。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龙三县。天宝元年(公元年)改儋州为昌化郡,乾元元年(公元年)复昌化郡为儋州,废吉安县置洛场县(县治置在今儋县洛镇),昌化县原属儋州辖,隶属同陵南道。   民国三年(年)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其由来是,年5月,当时的广东省民政部长朱开宪令各知事,递照部令改定全国重复之县名。因昌化县与浙江省的昌化县同名,又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故将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年12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县治设在叉河镇(今昌江县辖)。年,县治又迁往八所镇(今东方县辖)。年5月撤大县,复立昌江县,县治设在石碌镇至今。

琼中

  琼中设县,始于年2月,由中共琼崖特委设置,时隶属中共琼崖东区地委管辖,治所设于平南。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年划邻县部分黎境,恢复琼中县建置,成为毗邻四周九市县,位居五指山腹地、琼岛中部的县。县名“琼中”就是由于地理位置而得。

临高

  临高,古名富罗、临机,早在秦时属象郡。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年)立珠崖、儋耳郡时属儋耳郡。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并儋耳于珠崖,临高属于珠崖。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年),开始建县,因县治毗耶山,故名毗善县,属珠崖郡。唐武德五年(公元年),毗善县改为富罗县,属儋州。同年,撤富罗县,在今治东40里那虞都海滨之临机(鸡)村设置临机(鸡)县。显然,其县名称是以村名而得。

  唐玄宗开元年(公元--年)中更今名临高,宋朝时临高曾并入琼州。南宋绍兴(公元--年)初迁于今治莫村,民国时期,临高县隶属广东省琼崖行政公署,南区善后公署,海南特区行政公署。临高县于年4月21日解放。年11月30日临高和澄迈合并为金江县。年5月又从金江县分出,恢复临高县。

澄迈

  澄迈,古原名为苟中县、曾口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30年)为苟中县,属珠崖郡,县治设在今美亭乡的美中墟。隋大业三年(公元年)迁县城于今老城镇的老城墟,并且取澄江,迈山之首字,易名澄迈县。据史载,澄迈县名自此始,属临振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年)又拆琼山地置曾口、颜卢、琼山三县,属琼州。曾口县治设在博罗村(今永发镇内)。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年)把曾口县并入澄迈县。两县合并后,其县城仍设在老城。后因老城地区发生地震,瘟疫流行,遂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年)将县城迁至今治南渡江连的金江镇。

东方

  东方于年建县,是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黎区划设的。因境内黎峒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而得名。年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为东方县(大县),治所设在宝桥(叉河),不久迁驻八所镇。年分县,恢复白沙县,以昌化江为界划分昌江、东方两县,昌江居北,东方居南,各有山有海。

琼海

  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海南开始建制至民国时期的年间,海南岛县治建制从未有过琼海。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琼东、乐会、万宁三县合并为琼海县,因地处琼州的东海岸,故取“琼海”为县名,建治嘉积镇。年11月,万宁县复析出。

  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县级市)。

万宁

  万宁县,在汉代属珠崖郡紫贝县地。唐贞观五年(公元年),以平昌县拆置“万安县”,隶属琼州;龙朔二年(年)增设万安州;天宝元年(年)改州为郡;至德二年(年)改万安为“万全郡”。迨至南宋绍兴七年(年),始设“万宁县”。绍兴十三年(年)复置万安军。明洪武三年(年)改称万州。直到民国三年(年)复改为万宁县,县名沿用至今。

点击左下角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tb/56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