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和琼海你会选哪里
琼海市简介
琼海市位于海南省东部,东邻南海,东北连文昌市,西与定安、屯昌、琼中县交界,南靠万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18°58′-19°28′,东经°07′-°40′。全境东西长59.7千米,南北宽56.4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年底,全市总人口为人。
琼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文化发达,是著名的侨乡、鱼米之乡。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资源丰富、社会安定、民风高尚、环境良好,是国内外投资商的乐园与天堂。琼海到处春潮涌、人气旺、商机多、气象新。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万泉河、娘子军、官塘温泉等综合效应,琼海市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仅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亿元,增长近往年的3倍。同时随着众多琼海地方互联网门户的崛起,更是打开了岛外游客了解琼海的又一面窗口,让琼海成为继三亚、海口之后海南省第三颗明亮的新星。琼海市站在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新潮头,琼海人民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新机遇,把琼海创建成中国优秀城市,五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今天,琼海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朝着实现中等城市、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生态示范市、海南岛东商贸中心的目标跨步迈进。 琼海市总面积平方公里现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会山、石壁十二镇,个村(居)委会,辖区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嘉积城区为市府所在地。博鳌水城特别规划区面积41.8平方公里。 琼东,古名永丰、会同;乐会,古名温泉。秦属象郡,汉属珠崖郡玳瑁县。隋为颜卢县地。唐初分属琼州颜卢、琼山、容琼县;显庆五年()析容琼县置乐会县,隶琼州,为琼海县之始。元至元二十八年析乐会县西北境置会同县,直隶琼州路,乐会县隶万安军。清嘉庆二十五年会同县改为琼东县。 年琼东、乐会、万宁并为琼海县。因地处琼州的东海岸,故取“琼海”为县名。翌年万宁县析出。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县级市)。 琼海有悠久的历史。汉朝,属珠崖郡之玳瑁县,初元三年前属朱卢县,建武十九年改属珠崖县。三国时属珠崖郡的朱卢县。晋朝属合浦的玳瑁县。南北朝宋、齐、梁陈先后分属越州、崖州、珠崖郡的朱卢、珠崖县。隋朝属珠崖郡的颜卢县。唐太宗贞观五年(年)属容琼县,唐高宗显庆五年(年)容琼县改为乐会县,县治在南管村,又称黎黑村;五代时属琼州。宋徽宗大观三年改属万安军,后复归琼州管辖。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年)6月划乐会县西北部地区成立会同县,县治在永安都乌石(今大路镇境内),明、清两代乐会、会同属琼州府。 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钛、钾钨、金、石墨、高岭土、玻璃砂等14种,其中品位在35度以上的钛矿有万吨,石墨万吨,钾长石2亿吨,花岗岩1亿立方米,玻璃砂10万多吨。 有六条终年川流不息的江河,水总量为29.9亿立方米,已利用2.63亿立方米,占9.4%,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水标准。境内有中型水库7宗,总库容量为2.59亿立方米。水电蕴藏量为1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8万千瓦。此外,还有官塘、北岸温泉,更可贵的是官塘温泉,日流量吨,水温达70-90℃,经国家级鉴定,是世界少有的热矿泉田。 海岸线长43公里,龙湾港水深12m,是个靠近国际航道的深水良港,可兴建1-5万吨级泊位码头42个。渔场遍及东、西、中、南沙,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40多种。境内有18.7万亩浅海滩涂,是养殖海产品的良好基地,全国最大的麒麟菜养殖场就在境内。旅游资源:风光旖旎,以举世闻名的万泉河为主线,包括万泉河、白石岭、官塘温泉、沙洲岛、万泉河出海口、博鳌海滨玉带滩与“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构成了海南东部大琼海的旅游体系,被海南省列为全省重点旅游区之一对外开放。 琼海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海南省东海岸经济、文化、水陆交通较发达的地区。发源于五指山的万泉河由西到东,横贯全境,就象一条洁白的绢带,一头系着历史,一头指向未来。万泉河哺育了两岸勤劳质朴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浓墨重彩写下了光辉灿烂的黎苗文化。 琼海市总面积平方公里,现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会山、石壁十二镇,个村(居)委会,辖区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嘉积城区为市府所在地。博鳌水城特别规划区面积41.8平方公里。
琼海市气候概况琼海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终年无霜雪,年平均日照为小时。年平均气温24.3°C,1月平均气温18.5°C,极端最低气温5°C;7月份平均气温28.4°C,极端最高气温39°C。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左右。琼海年平均受台风影响4.3个,每年7至10月为热带风暴及台风频繁期。
文昌市简介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21′至°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西面与海口市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全市平面轮廓近似半月形,南北长99公里,东西宽65公里,环疆长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我市东北南三面临海,海域辽阔,海岸线长.5公里,有大小港湾40个,海域面积平方公里,折合.2万亩。现在全市有17个镇,个村(居)委会,个自然村,总人口约57万多人,境内有9个国有农、林场。位于文昌河畔文城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省会海口市63公里,总人口11万余人,其中城镇人口约5.8万人。 文昌市属于低丘台地平原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2.55米,地势由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东北部地势平坦属于平原阶地,海拔在50米以下,唯有铺前镇七星岭(海拔米)、翁田镇抱虎岭(米)和龙楼镇铜鼓岭(米)三座孤丘分布在东北沿海上。西南部地势起伏不平,属于低丘台地,海拔在50-米之间,超过米的很少。全市地貌分为五大类:平原阶地.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8%;台地28.64万亩,占8.1%;低丘17.86万亩,占5.1%;还有滨海沙滩5.6万亩,占1.6%;孤丘1.42万亩,占0.4%。 西汉元封元年(前年)为珠崖郡紫贝县地。初元三年(前46年),珠崖郡撤销后,紫贝即成废县。隋大业三年(年),在紫贝县故墟上置武德县,属临振郡。 唐武德五年(年)改名为平昌县,属崖州。贞观元年(年)取“偃武修文”之意更名文昌县。隶属历经琼州、乾宁军民安抚司、琼州府、广东省、海南省。据清代所著《广东考古辑要》载:“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曰文昌,以县南文昌江(今文昌河)设名”。 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文昌县,设立文昌市(县级),其管辖范围不变。年4月5日至20日,文昌举行撤县设市庆祝活动。 年底,文昌市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51.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0万人,农业人口43.94万人;市镇人口7.16万人,农村人口44.68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文城镇。 年底,文昌市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52.13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文城镇。 年底,文昌市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2.45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注:年7月1日,文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从文城镇迁往清澜经济开发区办公。文城镇是一座历史古城,长期以来是文昌县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昌建市后,其地域局限性日显突出,不利于大规模建设。清澜经济开发区位于清澜镇,规划面积30平方千米。年底,文昌市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2.76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 年底,文昌市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2.99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村(居)委会、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 年底,文昌市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3.47万人。辖22个镇、3个乡、个村(居)委会、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人,其中文城镇人,重兴镇人,蓬莱镇人,会文镇31人,迈号镇人,清谰镇人,南阳镇人,新桥镇人,东路镇人,潭牛镇人,头苑镇66人,东阁镇人,文教镇人,东郊镇人,龙楼镇人,昌洒镇人,翁田镇人,公坡镇人,抱罗镇人,冯坡镇人,锦山镇人,铺前镇人,宝芳乡人,龙马乡人,湖山乡人,国营东路农场人,国营南阳农场人,国营罗豆农场人,国营文昌橡胶研究所人。 年底,文昌市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3.78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辖22个镇、3个乡、个村(居)委会、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7万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农业人口人。全市99.7%的人口为汉族。 文昌市土壤类型多样,有6个土类,11个亚类,41个土属,个土种,10个变种。形成这些土壤的母质主要是:浅海沉积物、玄武岩风化物、辉长岩风化物、砂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和河流沉积物。因浅海积物和砂页岩风化物占的比例达67.%,比重较大,这些土质是属于风化时间较短的土种,所以造成东北部地区土壤瘦瘠。我市土壤的基本评价是:1、土壤耕作层浅,超过20cm有史占22%;2、养分绝对含量少,耕作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仅有2.0%;3、偏酸性,全市土样PH值6.5以下的占82.1%;4、土壤偏沙,沙土、沙壤土占85.4%。 文昌市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风雨林区。因地近海边,海岸线长,海洋潮湿的气流不时侵入,所以沿海具有热带海岸植被景观特色。全市植被有六大类型。一是西南的低丘夹谷杂木次林热带果经济群落;二是东北部沿海防护林带和向内陆延伸的杂树短灌疏草群落;三是东北部内陆的湿性草地群落;四是东南部沿海的椰林区群落;五是北部地区的沙质土干性荒坡草地群落;六是港湾缘地红树林群落。 文昌市河流诸多,水源丰富,地下水蕴藏量大,水质较好。但由于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水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流经我市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文教河、珠溪河、文昌江、石壁河、北水溪五条,平方公里以下独立出海的小河流有32条,总长.6公里,总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年集水量39.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8.69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模数为每平方公里26秒/公升,成为我市灌溉和航运的重要资源。但溪河支流短小,洪枯悬殊、易涝易旱,河水流失快,蕴藏量小,且水能不足。全市地下水理论蕴藏量为12.36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补给量2.62亿立方米。每年可开发量0.88亿立方米(不含地下径流水量)。总产水量28.42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量为.6立方米,亩均占有量.5立方米。 文昌市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所致。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龙楼、公坡等12个镇,总流失面积达.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0.05%。其中面状流失24.79平方公里,沟状流失14.06平方公里(深6-10米,宽3-25米的共40米),崩塌16处,面积2.43平方公里,沿海流沙33平方公里。这些地方多数属于沙质土草生难长,坡度在25℃以上,一遇降雨地表径流向田坑冲泻形成流失,吞没农田、冲成深谷等。目前流失下游有近万亩农田和26个村庄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文昌市地处热带北缘,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为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我市水陆交通方便,与外界交往较为频繁,外来的各种生物新种源也不断引入。因此,目前农业生物种类较多,资源比较丰富。
文昌市气候概况文昌市属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光、水、湿、热条件优越,全年无霜冻,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23.9℃,多年在23.4~24.4℃之间,最低极温0.3~6.6℃,出现在1月份。年平均10℃积温为.3℃,年平均日照.8小时。夏日日照最长是13.19小时,冬日日照仅10.57小时。年太阳辐射总能量为.8~.0千卡/cm2。 雨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明显,春旱突出,常年降雨量.6毫米,平均.8~.6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间的汛期,雨量占全年的79%,对于发展热带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但也有不利的因素,就是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间,而11~4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0%左右,是造成我市历史性春旱的主要原因;再的是8~11月间我市常受到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年平均发生2.6个,使之造成农作物以及人民生活财产的损失;另外在清明前后的清明风80%的年份都有发生,常造成早稻受害而减产。这三种原因制约着我市农业生产的"低而不稳"。 文昌市常年平均湿度为87%,最小湿度为34%。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tb/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