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旅游》黎苗风采:富饶的加略
小车在崇山峻岭间奋力前行,迎面而来的是山沟两边一片片槟榔和山坡上的一片片橡胶。车子七盘八弯,喇叭声在山谷中回荡,时而翘头爬上高高的山顶,时而俯首直奔深深的谷底,我这辈子第一次走这么陡峭的山区公路。心里紧张得蹦蹦直跳,当车子嘎然而止停在加略村委会门前时,琼海最高峰“白马岭”就在眼前。
加略村委会就坐落在“白马岭”下,向村后眺望,离“白马岭”也就几里地,左边的绿色山峰尖尖的,直指蓝天,叫南冒尖,右边一大片山岭,一个最高的山头显露出白色的岩石,山顶有一个凹下去的窝,那就是“白马岭”。村委会钟书记介绍说,“白马岭”是琼海与琼中交界的山岭,山那边就是琼中的茶场了,别看“白马岭”近在眼前,可是从村里爬到山顶也要半天时间。
加略的风水特别好,背后是高高的延绵几十里的“白马岭”,前面低矮的群山环绕着近千亩的水面,牛路岭库区的水不知道从哪个山坳里进来,滋养了加略四个村民小组近多户多人。
有一句风水俗话“背靠山、脚踏川,世世代代当大官”,说的是这样的风水宝地必定出人才。对于加略来说当大官谈不上,但是发大财却是实现了,当我们问到去年户均收入时,在场的三个人一个说至少五六万,第二个说至少有七八万,最后一位穿保安制服的说肯定有十万。这个数字在琼海来说,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钟书记说,加略平均每户种植槟榔株,橡胶几百株,近几年槟榔价格攀高,加上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让加略的苗族同胞收获颇丰。
我们从村委会一直到码头边的四队,想找到一间记忆中的船型茅草屋都没有影踪,眼光所及,都是新建的平顶房,也有不少两层、三层的楼房,由于坡度较大,好几户在建的地基和挡土墙都是用水泥浇灌而成的。
在加略四队,我们走进青年马志晗的家,新建的两层欧洲风格的小洋楼,多平米,罗马柱、罗马线饰,高级地砖、高级卫生间洁具,其设施不亚于大城市星级酒店。他家门前的车棚里,停有两辆新车,一辆是蓝色的皮卡,一辆是白色越野,都是去年买的,建房和买车,花了近百万元。小马说,这些都是他种植槟榔、橡胶、开小卖部和收购槟榔的成果。从小马门口往对面山坡上望去,一栋新建的三层楼房很在绿色树木掩映中极是显眼,估计有四五百平米,村民说那是一个叫王宁的家。据统计,整个加略村委会各种车辆超过辆,仅加略四队,就有小车二十多辆。带路的村干部说,加略的苗胞住新房、买小车的越来越多,加略与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四队的码头边,停有近20只小艇,大多都是装有发动机的。村民说整个村委会的小艇有几十只,从山坳里的水路出去,不远就是牛路岭大坝,他们的船一是用来运货物,二是用来打渔,三是可以作为观光旅游的工具。山上出产的水果、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可以从水路运到万泉湖旅游区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
对于加略的将来,钟书记信心满满,他说加略有一条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加略沟”,要利用党的富民政策和民族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发建设成“加略沟旅游区”,将万泉湖旅游的线路延长到加略来,此外也要用当前会山打造“黎苗风情小镇”这个大好机会,将深山中的风情美景向外推介,让苗胞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他的话,说出了会山广大苗胞的心声,我们信。
(来源:原刊《琼海旅游》杂志第三期文陈道冠图陈道冠马振钊)
精彩导读
《琼海旅游》黎苗风采:加脑村小记
《琼海旅游》黎苗风采:"粉车"的变迁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乡愁·琼海行(5)——最传奇的民族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qs/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