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要闻海南共有267处地质灾害隐患
人民网海口6月25日电(记者毛雷)6月24日,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目前已导致10人死亡,仍有93人失联。6月25日恰逢第27个全国“土地日”,海南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如何?面临怎样的挑战?人民网记者就此专访了海南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张信芳。
海南当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处
“相比国内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区,海南的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植被覆盖率较高,所以特大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由于海南多山、多台风,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山体的扰动增加,地质灾害的隐患和风险也不容乐观。”张信芳开门见山地说。
据张信芳介绍,海南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降雨关系密切,特别是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期间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根据海南省气象部门的预测,年汛期为5月上旬~10月上旬,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期间是重点防范期,要重点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
海南的地质灾害防御重点地区为琼中、五指山、琼海、保亭、万宁、三亚、陵水、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这些地区地处中低山、丘陵区,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地表水系发育,为主要地质灾害防范地区。“根据我们最新的排查结果,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其中昌江县王下乡钱铁康驼村滑坡等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防灾的重中之重。”
“如果再晚点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海南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也很显著。”张信芳介绍,“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起,其中崩塌起、滑坡18起、泥石流1起、地面塌陷2起、地裂缝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共万元。同时,因为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以及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十二五”期间海南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7起,避免人员伤亡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99万元。
年度海南遭遇台风“银河”、“电母”、“莎莉嘉”以及强降雨影响,全年海南共发生中小型地质灾害共8起(不含公路边坡小方量崩塌),其中小型崩塌2处、中型崩塌2处、小型滑坡3处、中型泥石流1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万元,全省共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12起,紧急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近年来海南发生的最大一次地质灾害,是年10月18日发生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公里处附近(陵水境内)的泥石流,那一次,因为持续强降雨,导致高速公路附近的山体发生泥石流,40万立方米的山体倾泻而下,导致海南东线高速交通中断,附近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也浸泡在泥水中,多名客人紧急转移。“那里我们已经进行了工程性修复,而且现在还在重点检测。”
虽然那次泥石流很大,但让张信芳印象最深的,还是年8月台风“电母”给海南带来持续强降水期间发生的一件事。
年8月14日8时至8月19日8时,台风“电母”给海南来带持续强降雨。其中海南西部的儋州市、白沙县、昌江县和临高县共有15个乡镇累积雨量超过0毫米。“8月17日下午,我们国土厅就向昌江、东方、白沙、五指山等地区发出警报,建议他们迅速通知矿山等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张信芳说,那次的决定非常果断和及时,事后他得知,一处矿山的矿工们刚从矿坑出来,那里就遭遇大规模停电,“如果再晚点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海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将加大科技投入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已经建立起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张信芳告诉记者,目前,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已完成了五指山市城市建设区1:1万地质灾害调查。完成了五指山、保亭、陵水、昌江、白沙、琼中、三亚、乐东、东方、儋州、琼海、万宁等12个市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区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68%,进一步查明工作区范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为减灾防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基础依据。
张信芳告诉记者,海南省国土厅计划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的同时,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计划采用差分GPS技术,对海南重点的机场、码头、工矿企业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测,可以将这些地区发生地面沉降、位移的数据精确到毫米级,这样可以更好地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我们还计划结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住的群众优先纳入搬迁计划,让他们搬离危险区域,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张信芳说。
此外,海南还正在整合建立一支专业的地质灾害救援队伍,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救援能力。
链接:地质灾害预防的有效措施
据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由暴雨、地震等因素触发,修路建房开挖坡脚、矿山开采等人为活动也可能引起或者加剧这些灾害的发生。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征兆有哪些?如果发生地质灾害怎么办?
地灾前兆:
①滑坡。较大规模滑坡发生的征兆有:处在山坡上的水塘由于斜坡出现裂缝,导致水位明显下降或全部漏失,是滑坡即将发生的明显征兆。动物表现异常,若在滑坡危险区内发现老鼠、蛇等动物出现乱跑、不进洞等异常现象,可能预示着崩塌、滑坡等灾害即将来临。在滑坡滑动过程中,滑坡体上的树木会发生倾斜,东倒西歪,被称为“醉汉林”,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滑坡已经开始快速滑动,要快速撤离危险区。
②崩塌。在高而陡的斜坡上,如果岩石裂缝不断扩大,出现小块落石;或者陡坎坡顶出现新的裂缝,听到岩石的断裂错碎声,这些都是崩塌发生的前兆。
③泥石流。山区河水水流突然加大,水流中夹杂较多柴草、树枝,河水变浑浊;或者河水突然断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进入河谷,河道出现堵塞,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另外,沟谷如果传出沉闷的轰鸣声,或者有轻微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向外流动。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预案,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ny/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