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文博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文章来源:文博圈(ID:wenboquan0)
0年4月9日(星期一)■中宣部:未来5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这么干!
■文旅部就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公开征求意见
■文旅部文明办印发: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
■国家文物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调研长城保护管理工作
■陕西四单位发通知:鼓励中小学生走进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
■甘肃出台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辽宁新公布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
■北京:东城将搭建“全域博物院体系”
■“东方博物馆之都”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续建工程启动
■郑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国木文化博物馆将落户南靖土楼景区
■河南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开馆
■《燕姬的嫁妆》展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在邯郸市展出
■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正式开展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暨“横空出世—毛泽东专用瓷特展”开展
■“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清华校庆大展将开幕
■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西咸新区大堡子墓地出土80余枚西汉铜镜
■广州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3座
■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仰韶村遗址与中国考古百年座谈会在三门峡市举办
中宣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点击视频了解详情近日,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5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文旅部就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公开征求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就《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来看,旅游服务质量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强、质量基础设施不完善、质量人才匮乏、监管手段不硬、质量持续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旅游服务质量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意见》提出,到05年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和提升工作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包含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主体责任,培育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夯实旅游服务质量基础,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旅游服务质量监管等。
文旅部文明办印发: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点击图片了解《通知》全文
国家文物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国家文物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印发通知,要求全国文物系统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点击《通知》了解详情)。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调研长城保护管理工作近日,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赴北京市密云古北口五里坨和河北省承德市金山岭,对长城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和秘书组成员,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同志一同参加了调研。
宋新潮系统介绍了长城遗产的组成、长城的历史价值、分析了长城保护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长城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他指出,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发布了《长城保护条例》、《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北京、河北等长城沿线各省份持续加大长城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法规体系建设、资源调查认定、保护维修、执法督察等各项工作,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更加重视长城的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和弘扬伟大长城精神,更好发挥长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陕西四单位发通知:鼓励中小学生走进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
日前,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物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下发《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用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加强红色资源研究阐释,深入发掘红色资源思想内核和时代价值,系统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价值研究评估,持续挖掘不同类型红色资源的价值内涵。统筹安排研究课题,以价值评估为基础,开展展示利用方式方法创新研究,依托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学术活动,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革命历史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要加强对革命文物、英雄烈士事迹、英雄烈士遗物、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要做到见事、见物、见精神。
《通知》强调,要积极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与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共建共享联动机制;积极发挥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推动革命文化进中小学校园,鼓励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担任“小小讲解员”讲党史故事;结合革命史实及旧址分布特点,推出一批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有效提升服务保障党史学习教育的能力水平。
甘肃出台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
《实施意见》提出,到0年,甘肃省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各级文保单位石窟寺“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基本健全,国保、省保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到“十四五”末,省市县协同推进、部门间分工合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石窟寺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和队伍更加健全,保护传承、研究阐发、科技攻关、文化服务、传播交流协同推进,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
《实施意见》在十个方面明确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大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力度。0年9月底前完成甘肃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0年底前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险情;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主动开展预防性保护,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落实石窟寺安全政府主体责任、文物行政部门监管责任、管护机构和使用人直接责任,落实石窟寺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制度;强化石窟寺安全设施建设,0年前确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将文物安全防范工作纳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损坏、损毁、盗窃石窟寺文物及破坏石窟寺风貌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培养和壮大石窟寺学术科研队伍,推动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持续开展石窟寺壁画、彩塑、雕像、洞窟、摩崖石刻和海外中国石窟寺文物、敦煌文书等数字化工作,优先实施濒危及国保石窟寺的数字化保护。提升石窟寺综合展示水平。实施石窟寺展示陈列提质工程,推出高品质的主题陈列展览,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制定《甘肃石窟寺管理导则》,推广莫高窟质量管理模式,推进全省石窟寺科学规范管理。深化石窟寺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敦煌研究院管理的六大石窟与国外重要石窟寺建立结好关系,促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国际合作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交流。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以设在敦煌研究院的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文物科研平台为主体,为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核心关键领域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大力弘扬践行“莫高精神”,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稳定基层文博队伍,多措并举解决石窟寺保护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优化文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制度,落实文物考古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共建敦煌研究院工作机制,合力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提升重点保护研究基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创建区域性石窟考古研究平台与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辽宁新公布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33处。包括谢荣策烈士墓、老边沟抗联遗址、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共辽西第一党小组旧址等。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关于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08-0)〉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启动申报一批革命文物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开展了辽宁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申报遴选工作。09年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开展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申报遴选工作的通知》,启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工作。根据“文物本体历史脉络清晰真实,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历史信息完备,能够体现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延续性,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能够发挥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遴选要求,经过组织文物、党史专家初审、现场复核、终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最终确立33处不可移动文物为辽宁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的通知》要求,各市政府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新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北京:东城将搭建“全域博物院体系”
06年以来,东城区不断将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硬件达标00%,全部优于国家水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平米,万人拥有实体书店.94个,设施指标均列北京市第一。
“十四五”期间,东城区将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戏剧中心、搭建“全域博物院体系”、推动非遗和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最京味”非遗文化休闲地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已提上日程。
“东方博物馆之都”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4月4日,“东方博物馆之都”研讨会在洛阳举行,来自全国博物馆领域的4名顶级专家,为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出谋划策。
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文物活起来,洛阳市相继建成开放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等4家博物馆,洛阳的博物馆总数达到0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门类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已成为古都洛阳的新名片。
与此同时,洛阳的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也面临一些发展难题。如博物馆资源利用水平有待提升,质量参差不齐,普遍面临管理不规范、陈展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运营困难等问题。
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资源,破解非国有博物馆中存在的难题,推动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运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下一步,洛阳将根据与会专家的建言,持续推动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越建越好,努力在尊重活化文化遗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方面作出更多探索,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洛阳的贡献。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续建工程启动
4月3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续建工程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太阳岛举行。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项目是该省文旅项目建设的亮点工程,占地面积0万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将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化艺术殿堂,并将作为该省的文化中心和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心,集中反映黑龙江省的悠久历史和地域文化。届时,将有一批从未与观众谋面的黑龙江省珍贵馆藏文物将正式展出。
据了解,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主建筑区由综合历史区、自然展区和相关技术辅助房组成,其中,一层功能布局为使用房间,由藏品库区、行政办公区、技术修复区、考古研究区、安防安控区及设备机电房区组成;二、三层西段布置八个展厅及珍品库房,二层中部设置礼仪大厅,大厅南侧设置报告厅,大厅西侧设置多功能影院;观众公共服务活动区位于建筑东段;自然展区位于三层碗形状建筑区域。黑龙江博物馆新馆景观设计将以写意的手法再现“三江沃野,水土并秀”之神韵,彰显黑龙江独具特色的地方风韵。整体建筑计划于03年竣工。
郑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项目郑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郑州市博物馆新馆位于中央文化服务区核心片区,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7.8米,为全国特大型博物馆。
郑州市博物馆新馆秉承“中华之中、黄帝之冠"的设计理念,采用了九大项建筑业新技术,刷新了多项同类型建筑施工纪录。场馆建设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市城建局主动靠前服务,创新监督方式,严把工程质量关。联合中原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施工质量专项检查及消防救援实地演练,并组织专家对火灾隐患问题进行专项研讨论证,推动项目顺利通过联合验收。
国木文化博物馆将落户南靖土楼景区近几年,南靖土楼不断创新,新业态、新举措不断尝试。南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兼南靖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鸿介绍说,线上多角度开发旅游产品,推出云游项目,开展网络直播,积极对接新媒体平台。线下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将景区文化进行梳理,有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全方位输出南靖土楼IP。其中“请进来”的重点项目就是以方圆里文化为主要运营方的国木文化博物馆项目。国木文化博物馆项目负责人林天辉介绍说,在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国木文化博物馆即将在土楼景区拔地而起,届时,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土楼,而且还可以看到沉淀上百年、上千年的乌木金丝楠木雕作品。截止目前,在临时展馆内已完工作品有《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中国四大名著》等大型木雕。河南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开馆
4月4日,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纪念馆开馆仪式在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隆重举行。祝王寨金刚寺纪念馆陈展面积多平方米,设置“战役战略意义、战前敌我态势、金刚寺围歼战、祝王寨追击战、枣刺营攻心战、群众支前、西平县革命老区大事记、硕果累累新焦庄”等大部分8个模块。纪念馆以感人的历史故事、详实的人物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展示了昔日红军战士在西平祝王寨、金刚寺浴血奋战的悲壮战史和今日西平焦庄飞速发展的美好现状。
展览
“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开展4月6日,由湖南省博物馆主办,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在湖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览是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反映湖南湘西山水、人文、变迁的影像展。展览遴选65件知名摄影师作品及沈从文珍贵手稿、黄永玉国画作品原作,并结合傩面具、花带、蜡染、木版年画等实物展品,紧扣湖湘底色,以影像呈现过往、记录当下,带领观众探寻每个人心中的湘西。《燕姬的嫁妆》展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宣布,“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展,于4月8日起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正式亮相。该展览由山西考古博物馆、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垣曲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展期为三个月。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地势北高南低,北依王屋,向南距黄河0公里,东南距洛阳7公里。00年4月,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首组建的北白鹅墓地考古队,正式进驻墓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抢救性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9座,晚期灰坑7座,墓地分为Ⅰ和Ⅱ两个区,发掘面积近一千平方米。北白鹅遗址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参考,对探讨黄河文明,探索晋南与成周地区之间的关系,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展览共分4个单元,分别是:“家世赫赫”“宴乐堂堂”“中祖煌煌”“金玉漾漾”。展览是一个以女性为主题的展览,届时将以北白鹅墓地出土实物为主体,同时期其它墓地出土器物为辅助,00余件组精美文物共同回望历史,呈现主人公的家世及当时女性祭礼、宴乐、饰妆等周代女性生活。《饰上华彩——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首饰展》扬州博物馆开展扬州博物馆与江西省博物馆合作的《饰上华彩——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首饰展》4月8日在扬州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明代首饰4件/套。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在邯郸市展出
《琢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特展》目前在邯郸市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日。
此次特展共展出7件玉器,时代跨越西周、春秋、战汉、明清,分为“璞玉浑金”“琢玉成器”“美玉如斯”三个部分,揭示了璞石如何通过良工巧匠的妙手转变为美玉的过程。展品中有精美绝伦的玉璧、玉琮、玉璜,活灵活现的玉人、玉鹿、玉牛、玉鸟,巧夺天工的玉项饰、玉如意、玉插瓶……无不传递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内涵。
据了解,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数量多且精美的青铜器著称,玉器资源也相当丰富,相当数量的半成品是我国研究玉器工艺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正式开展
4月3日,“故宫·故乡·故事——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在位于海南琼海的南海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精选70余件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家具与沉香器物,采用场景陈设与重点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凸显海南特色地域文化。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暨“横空出世—毛泽东专用瓷特展”开展0年4月9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暨“横空出世—毛泽东专用瓷特展”开展及捐赠仪式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厅举行。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朝阳,景德镇市政府副市长孙鑫,江西省文旅厅博物馆处处长刘昌兵,上海著名收藏家张曙阳,上海收藏家代表陈海波,景德镇市文旅局党组成员、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赵纲,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童晓明,工程参与代表、原轻工部陶研所副所长杨火印,设计、生产代表徐亚凤、舒惠娟以及景德镇市博物馆联盟各成员单位和本市的陶瓷艺术家们以及远道而来的国内瓷收藏爱好者们出席这次活动。
开幕仪式上,收藏家张曙阳、张烜诚父子向我馆无偿捐赠件瓷,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朝阳、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童晓明为其颁发收藏证书。
“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清华校庆大展将开幕0年是清华大学建校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并且在部分私人藏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然”展览,为校庆献礼。
点击图片了解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4月日,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0个项目入围终评,当天各个项目的考古队领队将依次进行陈述,最终评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0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陕西西咸新区大堡子墓地出土80余枚西汉铜镜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咸新区发现一处西汉时期大型墓地——大堡子墓地。目前,考古人员共清理墓葬多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等各类遗物多件组,其中包括80余枚精美的西汉时期铜镜。
“家常富贵”四乳铭文镜。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这批铜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包含蟠螭纹镜、星云纹镜、草叶纹镜以及铭文镜等典型镜样。由于不同时期铸镜工艺的差异,此批铜镜尺寸差异较大,最小镜面直径仅6~7厘米,最大镜面直径为.厘米。其中有一枚“家常富贵”四乳铭文镜,厚度为大堡子铜镜之最,约0.5厘米。这些铜镜中有的保存极好,经过清理修复之后,仍然光可鉴人。
大堡子墓地出土的随葬品显示出明确的时代特征。小型墓葬中只有少量的陶器和铜镜,而大型墓葬中的随葬品除了铜镜之外还有彩绘陶器、玉器、青铜容器等。新出土的这批铜镜,为研究关中地区秦汉时期铜镜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证据。(光明日报记者张哲浩见习记者李洁)
广州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3座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广州增城金兰寺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3座,目前已出土30具古人类遗骸。
“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多数墓葬骨骸保存比较完整,在珠江口以至岭南地区十分难得,对复原研究先秦时期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互动意义重大。此外,遗址也为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变迁、先秦时期环珠江口地区人地关系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环珠江口地区人类生产生活及文化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说。
他表示,30具人类遗骸的发现为开展骨骼及牙齿形态学、古病理学、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对于研究和阐释中国华南史前时期古人类的微观演化以及中国古老型智人演化、厘清华南史前时期人群迁徙互动和生业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金兰寺遗址位于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至96年曾进行过3次发掘。为配合广汕高铁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00年月起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仰韶村遗址与中国考古百年座谈会在三门峡市举办
4月8日,来自全国数十家考古科研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三门峡市文物局、渑池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仰韶村遗址与中国考古百年座谈会。
4月8日,恰逢国际古迹遗址日。仰韶村遗址有着“中国考古圣地”之誉,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它的发现,拉开了我国田野考古的大幕。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在仰韶村拉开序幕,具有特殊意义。
0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0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中国考古百年历程,致敬中国考古先贤前辈,鼓舞广大考古工作者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发起了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
据介绍,系列活动包括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百大考古遗址遴选推介,及其衍生的百件(组)国宝,百年考古成就大展等活动以及文章、实物、影像、书画等征集展示活动,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结合,可参与度极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ny/1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