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排球文昌业余体校生活追忆

文昌是全国四个“排球之乡”之一,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是文昌排球辉煌的年代:数次夺得全国少年和中学生排球冠军!蓦然回首,似乎上世纪七十年代文昌排球毫无建树,其实不然,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昌排球璀璨夺目,那么七十年代就是文昌排球的基石,没有七十年代的积累沉淀,就很难有八、九十年代的无比辉煌。不说其他,就说文昌八、九十年代的业余体校校长(林明敏)、教练(林明宙、林师江)都是七十年代培养出来的。我们有幸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文昌业余体校的一员,见证了文昌排球的一段发展历程!年,文昌排球业余体校成立,我们相继在年底和年初进入文昌业余体校,当时的体校校长由文昌中学副校长黄守仪(文昌东郊人)兼任,主要负责教练是谭学师老师(海南琼海人)和吴乾海老师(文昌罗豆人)。后来黄守仪老师调去文昌县体委当主任,体校校长由谭学师老师担任。体校学员学籍属于文昌中学,上午和文中学生一起上文化课,下午排球训练。我们学员按年龄段分队:青年队(年或以前出生的)、甲队(年和年出生的)、乙队(年或以后出生的)。当时青年队有吴多发、颜香放、林明敏、张光辉、蔡兴耿、林明泰、林存、蔡奕国、陈昌德等学员;甲队中有黄波、符方雄、林明宙、云维忠、肖琼星、林道球、黄文、李德、符大雄等学员;乙队中有梁其顺、吴里里、龙泽群、李力斯、高明、邢福怀等学员。体校后来相继调入和借调了一些原来五、六十年代冠军队的队员任教练,他们是叶永纪老师(文昌锦山人,人称“黑纪”,文昌排球史上著名的二传手)、王安绿老师、符史联老师、邢诒群老师、伍师雄老师、冯尔轩老师、郑月琼老师。当时的训练条件比较艰苦,队服每人发三套(两短一长),都是老队员们毕业后留下的,有些队服都已经破损,老队员留下的队服大多是大尺码的,一些小队员只能将就,穿起来像穿裙子一样,很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但大家还是非常喜欢这来自不易的队服,看着队服上“文昌业余体校”的字样,感到特别自豪,很骄傲自己是一个文昌排球人。有时候有些队员为了臭美一下,会把外套敞开,特意露出文昌业余体校的队服,自豪感油然而生。体校发的球鞋很少有合脚的,不是大就是小,而且大多底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但大家都没有抱怨,当时的条件,能够有运动鞋穿,已经很幸运了。体校的男女队有好几个,但只有一个体育馆,体育馆是青年队训练的地方,我们少年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面的球场训练。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天天坚持训练。外面露天的场地是硬地夹着小石头,训练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尤其训练滚翻、鱼跃救球时,更容易受伤。一段时间下来,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伤痕。一大早,是体能训练时间,早训结束后,大家都是汗流浃背,需要洗澡才能去上课。夏天没问题,但是到冬天,就是一种挑战了,当时没有热水供应,也没有专门的洗澡间,大家洗澡都是拿桶到水井打水,一桶桶水从头上淋下去就解决了。▲作者吴里里参观哈佛大学水井是在靠近食堂空旷的田边,冬天的风刺骨的冷,一桶井水从头上淋下来,冷风一吹,冷得牙齿直打架,感觉只能自己慢慢体会了。我们训练用的球也是多年留下来的旧球,大部分都是漏气的,训练之前的第一个工作是打气,而且很多球都已经变形了。即使如此,我们也把这些球当宝贝一样,训练前后都要检查球数,担心训练时把球弄丢了。青年队的主要任务是和当时的文师体育班(有陈导、郭泽忠等名将)一起组成文昌代表队参加岛里和省里的比赛,甲队参加省里的少年排球比赛,乙队是甲队的后备力量,同时参加省内年后出生的“少”少年排球比赛。

▲前排左二为陈导(文昌东郊人)

年,甲、乙队都参加广东省少年排球比赛,由于体校建立不久,队员技术不成熟和缺乏经验,男甲输给广东台山队得第二名,男乙队输给广东台山队和海南定安队,得第三名,女队成绩优异,女甲队得第二名,女乙队得第一名。然后女乙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荣获全国冠军!年,文昌少年队(年后出生的)再次出征,男队输给当时实力非常雄厚的广东台山队和广州队,战胜了海南自治州队、海南定安队和广东汕头队,获第三名;女队战胜所有对手,包括实力强劲的广东台山队,荣获全省冠军!▲中山大学参加广东高校排球比赛扣球者为吴里里比赛后,文昌男队中有三名主力抽去广东台山参加广东省少年队集训(林明宙、林道球、吴里里),文昌女队中有五名主力参加广东省少年队集训(云琼清、韩霞、韩丽、陈若晶、x惠珠),陈有富老师被抽调去当广东省女子少年队的主教练,代表广东省参加第五届全运会少年排球比赛。

▲年广东省少年队男排合影前排左二吴里里文昌业余体校担负着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力量,给国家、省和各体育高等院校输送优秀运动员,组织训练和参加各项体育比赛的历史使命。▲年中山大学男排的合影前排左一吴里里,后排左一是马鼎盛(粤剧一代宗师、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女的儿子,凤凰卫视主持人)在全国几乎所有的体育大学(院校)和重要的高校体育赛事中,都有来自文昌业余体校学员的身影。如颜香放同学在广州体院读书时,在全国高校比赛中,打破了当时的全国高校跳高纪录,同时他还是广州体院排球队的主力队员。

▲作者吴里里年参观美国白宫

吴里里文昌锦山人,年出生,年进入文昌业余体校,年参加广东省少年排球队集训,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在锦山公社场和竹?农场,年参加文昌队集训,年考入中山大学读城市规划专业(经济地理),年到年,担任中山大学排球队队长,年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工作,年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Tech)攻读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年至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任高级规划师1、从海口回文昌,美食一日游2、张云逸大将和他身边的几位文昌人3、文昌故事

宋氏祖居,菁菁庭院百年史4、人杰地灵

话说祖籍文昌的东南亚政坛名人5、文昌东郊中南盐场:童年记忆中的美好时光6、郑祝利:一位印尼归侨的文昌故事7、慷慨赴国难:一位文昌抗日老兵的人生故事8、铭记历史

英雄团长韩宪元:文昌男儿率部血战南京雨花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ny/10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