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模式获中央文明办认可
据中央文明办《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关于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下文简称《调研报告》)指出,琼海市以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的住房,紧贴海南实际、生动具体实在,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第二根柱子是农业公园,作为城镇化中统筹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把全市规划为“龙寿洋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农业公园”三大片区,通过完善提升连片的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着力培琼海市就业育新型经营主体,将农业升级转型,像企业化、组织化、高效化、休闲化转变,是农业公园成为农民的家园、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
城市品位田园化,百姓的生活更幸福了
商报琼海讯(记者王春棠摄影报道)3月15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田园城市美丽琼海”召开琼海市确定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发展战略,按照提出的“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三不一就”策略逐步推进,该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央文明办更是把琼海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向全国推广
中央文明办把琼海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全国推广
“两年来,我们在‘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中政府投琼海市社保局资5亿元,完善了基础设施和配套,有效地激活了内需,拉动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民间投资超过30亿元”符宣朝表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升显著,城乡边界模糊了;转型发展取得了突破,城乡产业融合化增收渠道增加,使农民收入多样化;拓宽创业就业空间,使农民身份多元化;城市品位田园化;百姓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不断增强,百姓的生活更幸福了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丁式江表示,特色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改善了我省小城镇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形成了一批旅游新亮点,促进了当地群众征收致富,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琼海模式获中央文明办认可,值得推广
第四根柱子是旅游绿道系统,作为全域5a级景区的纽带在不砍树的前提下,琼海市市人民政府网顺山水脉络之势在林间新修建旅游绿道,连接起畅通工程乡村道路、土地整治机耕道路和农业综合开发田间道路,形成绿道网络,完善城乡可达系统,成为百姓的出行通道、农民的致富之道和游客的旅游观光绿道
该《调研报告》认为,琼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路径和做法,对资源禀赋相似的海南各地具有普遍意义,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农村也同样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学习推广
“‘三不一就’原则下的琼海城镇化,可以比喻为在琼海17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给琼海50万老百姓盖一间‘幸福之屋’”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用一句话概况了琼海市城镇化的精髓
▲琼海进行城镇化取得的成果
“琼海城镇化,就是为百姓盖幸福之屋”
符宣朝介绍,第一根柱子是特色小镇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的支点和平台,作为连结城乡的纽带,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充分保护、尊重和依托现有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的基础上,挖掘资源、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彰显风俗、突出特色、扶持产业,将全部12个小镇打造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小镇,形成“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
第三根柱子是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就地城镇化的根本把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从原来主要由城里人沐浴,转向农村倾斜,加快环境卫生、城乡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和行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覆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享受到新型城镇化的成果
田园琼海 怎一个美海南琼海市人民政府字了得
据丁式江介绍,今后海南省每年仍将重点扶持建设1-2个特色风情小镇,并继续完善已初步建成的风情小镇,力争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55个特色风情小镇和10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已初步建成海口市云龙镇、琼海市潭门镇、澄迈县福山镇等21个特色风情小镇,约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0%,基本建成保亭什进村、琼中什寒村等60多个美丽乡村
白癜风饮食禁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fz/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