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康复医院数量加强康复人才培养海南将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m.sohu.com/a/111033359_362018/?pvid=000115_3w_a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4日消息(记者王洪旭实习生殷天舒)近日,海南省卫健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海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海南将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到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让海南人民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

关键词:目标

到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8人享全周期康复服务

《方案》明确,以康复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医院、医院/医院、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分工和转诊机制。医院转型以及医院建设,重点发展社区康复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坚持系统整合与中西医结合,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体系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康复医疗服务中的特色作用,积极推广中医药康复医疗适宜技术项目。强调康复服务进入“医养融合”体系,在不同层次发挥作用。

《方案》明确,到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

医院康复医师为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记者王洪旭摄

关键词:体系建设

增加医院数量建立康复医疗服务网络

《方案》提出,要健全完善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具备条件的市县部分一级、医院转型为医院,争取到年推动2-3家一级、医院转型为医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充分利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向全省辐射继而形成网状分布结构推动康复医疗服务。

科学统筹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资源,合理增加医院数量。原则上,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市县至少有1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市县至少有1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

借助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建立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发医院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以“大专科联盟”形式形成康复医疗服务网络。

关键词:人才培养

支持院校设置康复治疗学科建立康复医疗专家库

在康复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支持海南医学院、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有条件的院校要积极设置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学、儿童康复治疗等紧缺专业,并根据实际需求,经专家论证,设置康复物理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言语听觉治疗技术等专业,增加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注重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强化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岗位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医疗机构中正在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用2-3年时间,对医疗机构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但注册范围不是康复医学的临床执业医师,分期分批进行进修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医师,颁发《海南省康复医师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

加强突发应急状态下康复医疗队伍储备。各市县依托有条件、医院康复医学科、医院康复科和医院组建康复医疗专家库,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调动及时的应对重大疫情、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康复医疗专业队伍。

关键词:服务能力

完善行业规范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方案》要求,结合康复医疗专业特点和临床需求发展,制(修)订完善医疗机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康复医疗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等,特别是重大疾病、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康复技术指南等。将社会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精神类疾病、小儿易患疾病及突发事件等伤病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系列。

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医院康复科和三级医院的康复早期介入、多学科合作、疑难危重症患者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基层康复医疗能力。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远程培训等方式,发挥优质康复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康复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医联体内医院通过建立康复医疗联合团队、一对一帮带、选派康复专家定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出诊、查房、培训等,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康复医疗能力。

医院中医康复科医生查看患者恢复情况。记者王洪旭摄

关键词:创新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探索“互联网+居家康复”服务

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新开展康复医疗与外科、神经科、骨科、心血管、呼吸、重症、中医等临床相关学科紧密合作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康复早期介入,推动加速康复外科,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

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探索推进居家康复医疗服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院患者等人群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指导等服务。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

关键词:保障

完善康复服务医保支付管理研发高智能高科技康复设备

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做好相关项目价格的调整和优化工作。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切实保障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

调动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性。健全以岗位职责履行、临床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其积极性。

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康复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会诊、培训、技术指导等,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研发和创新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康复治疗设备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haishizx.com/qhfz/13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